从国家安监局伪造矿难看政府诚信几何?
《中国网络民评官百人团》:石三生
言简意赅本是人类文学写作中的一种高级技巧。省略多余的赘述,目的当然是要突出最为中心的主旨,而意境外,更要给人一种遐思。然而,这并非就可以令读者产生与作者意图完全相反的猜测和非分之想。若此,就成画虎不成反类犬,词不达意乱精简了。
当下中国,我能见到最擅长此道的者有二:一是作家顾晓军先生;二是专职负责发布天灾人祸的国家安监局。虽都以言简为胜,却又迥然有别。一个是以描绘引人入胜的故事见长;另一个,则只能报忧不报喜地凝练那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故。言简的故事写的妙,自可令人赏心悦目;可事故描绘的无论如何意赅,都注定了只会令人徒增烦恼和痛苦了。当然,在一个丢了马却不知道是祸还是福的文明国家,一场悲惨的事故也能如同王家岭矿难一般诞生神奇的喜剧效果,也就没什么好奇怪的了。
在国家安监局网站上,我看到的一则关于2011年7月12日的一则快报,就是一篇意境全在文字外的好文章。虽然只是一句话,几十个字,其妙,偌大个中国,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够意会,余读来,真是堪比那死错了人的私塾先生更有趣的很呢。其快报如下:“7月11日21时16分,山东潍坊市昌邑县正东矿业有限公司(铁矿)发生井下透水事故,事故发生时,井下共有31人,安全升井7人,造成24人被困。”
说这则快报有意思,当然不只是因其叙述简单明了,而是错的离谱。“潍坊矿难”已经以不畏家丑的勇气迅速登录百度百科。以百度的的专业性,虽然会把“院士遗体”自动搜索为“原始遗体”。但一次错未必代表了永远不会正确不是?石三生之所以知道这次事故,恰恰是7月11日上午去复印案卷,打字社的老板正好有亲戚就在那矿上工作,虽然是虚惊一场。但那事故是发生在此之前是再不会错的。若依了安监局的通告,难道是连续发生了两次矿难?就算中国地大有误差,南北五百公里可以误差到二十四小时。可那位置怎么会也错了呢?明明是坊子区正东矿业有限公司,它怎么就成了昌邑县正东矿业有限公司了呢?若这时间、空间都错乱的快报发生在贝尔时代,国人的方言系统这么多,又恰好安监局的老爷年高重听,错了也就错了。如今不是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了吗?人大代表会不会打字,不都免费发一部手提电脑玩儿吗?这时间从7月10日晚11时左右,变成11日21时16分。错的也未免太专业并相当精确了吧?难道为了证明自己没撒谎,故意说的跟真的一样?还有那地名,由坊子区变为昌邑县。三个字竟然错了一对半。中国这些年搞啥城市大跃进,尤其在山东半岛,被人称作县长已经很稀罕。昌邑母鸡变鸭成为了一个市,已经有若干年。安监局的老爷们浑浑噩噩地把屎盆子乱扣也就罢了,咋还随意给人家降格呢?难道中央政府有潜规定:发生重大事故的一律予以降格通报为代价?
这一错不要紧,接下来的一周“安全生产简要情况”和“安全生产主要特点”,就只能是驴唇不对马嘴的乱来了。该发生矿难的时候没发生,没发生矿难的日子却一下子被活埋了好几十人,也就在所难免了。当然,安监局的老爷们如此煞费苦心,不会没有图谋。国人一直有两种糊涂,一种是真糊涂;一种是难得糊涂。前者不足惧,后者却往往是笑里藏奸,别有不可告人的勾当,如勾践之流,不惜吃屎喝尿以图后报。安监局的老爷们当然不是前者,大中国怎么可能用些啥子主持国家政务呢?说其是后者,刻意伪造的时间和地点,到底有何用意呢?说不是和潍坊正在争创“全国文明城市”有关,也必然是和某大官人的政途有莫大的干系了。不然,一向强调要依法行政的温家宝总理,怎么会允许自己的眼皮子底下,发生如此公然伪造矿难事故的事故发生呢?说连矿难都敢胡编乱造的政府,他却是个诚实守信的政府,有人信吗?
事故原本叫事故,当然是因其不可在时间上逆转而言。若国家安监局的老爷们,能任意篡改矿难的时间,怎么看,国人的安全生产事故,它都不是突然发生,倒好像是预先设计好了一般。以新中国之能,人的生可以计划,说死亡也当然可以被政府干涉。逻辑上也算顺理成章吧?
真是可叹啊,顾晓军和国家安监局,到好像两个错位的怪胎。一个是处心积虑地要把天灾人祸的事故,描绘成一个皆大欢喜的故事;一个却是剥离掉光怪陆离的现实表层,裸露出不堪入目的内核。安监局的老爷们一句话暗藏无限玄机,让人觉得他们更适合去写故事;顾晓军先生敢直面真实,丝毫不顾忌别人的羞耻体面。读他的文章,让人只有一个感觉:中国事故了!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