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6月29日星期五

于无声处听惊雷


于无声处听惊雷

《中国网络民评官百人团》石三生

早在612日,多维主角牛泪先生就在《美国、香港Google李旺阳》一文后跟贴:“别扯上面那么多,就说说李旺阳吧,阁下怎么看这个事情的震荡与影响?”因自己一向目光短浅,只顾眼前,就没敢接牛先生的茬。后,在624日,牛泪先生再次以“于无声处听惊雷”为题,发表鲁迅《无题》诗,引起轰动。

写诗虽然不是石三生所能。但论解诗,或许是一向喜欢偏激的缘故,常常就有逞能之举。只最近,就解过我党最伟大的敌人—////大师的《选择》诗;也解了胡锦涛主席在中美战略对话开幕词上引用的韩愈诗《晚春》。解的好还是不好,是否真正能诠释出吟诗作赋者的胸怀?解胡锦涛主席的引用诗尚无定论;但解李大师的《选择》诗,世人有目自可共睹事实:从陈瞎子逃亡美大使馆,再到美利坚本土。李大师旗下的媒体及大法弟子的选择,别说是“觉者”了,实在是连顾晓军与石三生这般的凡人都不如。

既如此,为何当初不敢接牛泪的话题,没凑趣解一下鲁迅的《无题》诗呢?不是不想解,而是自觉不到火候也。今天三十,明天就是七月初一了。此时不解,更待何时?

鲁迅的《无题》诗,全诗四句:“万家墨面没蒿莱,敢有歌吟动地哀。心事浩茫连广字,于无声处听惊雷。”百度给出的解释是:“在黎明前最黑暗的年代, 诗人的心跟全国人民连在一起,他想得很远,想得很深,感受到人民革命惊天动地的伟大力量。这样的诗,反动派看了会不寒而栗,革命人民看了会斗志昂扬,其社 会意义是不可低估的。诗句形象地写出了对革命胜利的信心,给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以极大的鼓舞。”

那么被牛泪先生古为今用,又特别以“于无声处听惊雷”取代《无题》,又寓意为何呢?在解牛泪的用意之前,不妨再欣赏一段与《无题》诗相关的典故:
    
鲁迅这首诗的提为《无题》,19345月赠给日本社会评论家新居格的。

196110,毛泽东在接见由黑田寿男率领的日中友好协会代表团时,把亲笔书写的一首鲁迅的诗赠送给日本朋友。毛泽东在诗后还写道:"1961107,书赠日本访华的朋友们。"
    
毛泽东书赠日本朋友鲁迅诗时,对他们说:"这诗不大好懂,不妨找郭沫若翻译一下."随后,郭沫若将鲁迅诗翻译成日文,同时又译成了新体诗:/到处的田园都荒芜了,普天下的人都面黄饥瘦。/应该呼天撞地,号啕痛哭,但是,谁个敢咳一声嗽?/失望的情绪到了极点,怨气充满了整个宇宙。/谁说这真是万籁无声呢?,有雷霆的声音怒吼!/(以上摘自百度)。

通过前后两次,皆是以《无题》赠日本“友人”看,百度的解释不是一般地荒唐。郭沫若自身就是一个大诗人,但其翻译的新体诗恐怕也是包藏祸心:1959年,刘少奇成国家主席,同年,彭德怀在庐山会议遭批判,被免去国防部长职务。郭沫若再大胆,也不敢造次影射毛泽东的吧?
若以阴谋论看三年“自然灾害”,有没有一种出刘少奇的“洋相”,给刘好看的意思呢?无论如何,以毛泽东出身于地主家庭的见识,断不至于反常到相信亩产万斤、十万斤的鬼话。毛果真是如此一个超级白痴,又怎么可能成为了影响主宰中国百年沉浮的领袖呢?只有一个可能,毛是出于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,故意相信了那些骗人的鬼话。如此,也就解释了郭沫若的新体诗为何敢白描当时的社会状态:田园荒芜,人民悲痛欲绝,怨气冲天,却无人敢作声。

好,评说过典故之后,就该回到正题了。牛泪的《无题》究竟想说什么呢?

首先,此诗中“墨面”的意思,并非如百度或郭沫若的解释,是面黄肌瘦。无论是从淮南子的《览冥训》中的“美人挐首墨面而不容”,还是《三国志》中的“乃髠头墨面以毁其形”,都应该解释为抹黑、毁容之类的意思。

明白了“墨面”的意思,再看港人这些年来一直习惯于以穿黑衣抗议中共当局的传统,自然就不难明白牛泪引用无题诗的用意:【7·1】“民阵与30多个团体决定星期日发起’追究李旺阳死因真相’黑衣游行声讨。

29日,胡锦涛主席已经抵达香港。李卓人等组织的多路示威,已经初告失败。能否如愿以偿,也就只剩下明天7·1的大游行了。

会否有“惊雷”发生呢?以石三生的看法,恐怕又要让李卓人、梁国雄们失望了。虽然如此,牛泪先生的预言还是肯定会应验的。查香港的天气预报,说7·1当天“大到暴雨转雷阵雨”。

如果天气预报无误,港人无需穿黑衣,于无声处,也可以真的听到轰隆轰隆的雷声了。

【石三生 2012630 11:46 延边】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

成都旋风鸣学不是骗子是什么?

《中国网络民评官百人团》石三生 九州评论·之一千一百三十八 不得不说,百度真的很厉害,数日间,就将骗子何俊成所在的成都旋风鸣学洗了个干干净净。搜狐网就更是卖力,一连串的新闻发出来,让人眼花缭乱,想不迷失都很困难。 好在,尽管是在第二页,但也有网友向黑猫投诉,要求成都旋风鸣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