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总理引喻失当说开去
《中国网络民评官百人团》石三生
九州评论·之八百零五
在一个信奉金口玉言为传统的国度,大人物讲话除了应该惜字如金,还应该做到“吐口唾沫都是钉”。不然,也就只好一年又一年地延续“政令不出中南海”的积习了。
点开《校长教授们连鼓四次掌,总理在北大讲了啥》,编者按道“2016年4月15日,李克强总理考察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,在北京大学召开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座谈会。53所在京的部属、市属、民办高校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。李克强在会上作重要讲话”。虽然看不懂总理讲的国家、教育的大事,却看到了总理讲话中两处小小的失当。
首先,是李克强为了强调“‘重教’仍然是我们的传统”、说“我去年去东北考察,在一个建筑工地上看到一个农民工,50多岁了,穿着现在可能街上已经很难买到的解放鞋。”
石三生我无法得知总理在其他发达地区看到的、搞建筑的农民工是穿的什么鞋子?难道会是西装革履的吗?但以自己的所闻所见、尤其是搞建筑的农民工,穿“解放鞋”应该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。当然了,前提是李总理所说的“解放鞋”不是解放时生产的鞋,而是农民劳作时普遍穿着的帆布一类的鞋的话。
而无论是帆布类的军工鞋、还是森工鞋,都是非常容易买到的大路货。当然,这也需要一个前提,就是农民工别指望去高档百货买这类的解放鞋。李总理所谓的“可能街上已经很难买到”,应该就是指在王府井一类的大街上很难买到吧?
但不管怎么说,“可能街上已经很难买到的解放鞋”都不可能是解放时生产的鞋。果然如此,则很可能是那农民工藏富不露(做古董也值很多银子了吧)。不然,那解放鞋早都霉烂了。
李总理引喻失当的第二个地方,是他强调“提高贫困学生入学比例,这不仅是体现公平,更是促进公平”时,说的“刚才北大、清华的同志汇报,他们落实国务院要求,逐步增加贫困家庭学生入校比例。如果每个人,不论贫富都有平等发展的机会,可以把自己的创造力充分发挥出来,大家想想看,13亿人形成的力量将不可估量”。
很显然,“提高贫困学生入学比例”已经是当局在认定存在不平等的前提下、制造的又一个不平等。既然如此,又何来的“不论贫富都有平等发展的机会”呢?
所以,石三生认为无论是国务院还是北大、清华,都还没有搞明白“不平等”产生的根源、是落后的“师资”配置不平等造就。而这,也正是中国多年来盛行的、变态的“学区房”产生的根源。
要解决教育资源配置不平等产生的发展机会的不平等,单靠增加贫困生的入学比例不过是缘木求鱼。
而且,也很让人担心当局刻意制造的“提高贫困学生入学比例”的不平等,会成为下一波滋生腐败的沃土。
【石三生
2016年5月4日星期三
04:39】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