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4月23日星期六

孔夫子失踪与孔庆东三战国贼


孔夫子失踪与孔庆东三战国贼
《中国网络民评官百人团》:石三生

看到一篇文,大意是说:前段时期舆论纷纷的孔夫子雕像,从天安门广场上被悄悄搬走了。还说这是毛派的功劳。一尊雕像的立与废,原本没什么要紧,只是立在了万众瞩目的天安门广场上,就成了一件国事。方外之人,不知广场内幕。若依赶走孔夫子是毛左派功劳而言,则立孔家雕像者,必是啥右派所为也。

很凑巧,昨日看到网友“laobai”在墙外给了个墙内的链接,打开看,是北大名教授孔庆东的博客,博文题目《孔和尚三战国贼》。对孔先生,国人的议论也不少,但自己不喜追星,也就从未拜读过他的大作。倒是在电视上,偶然听他云山雾罩地解释过金庸的武林秘籍。而对金庸,除在八十年代断断续续地看过一部《神雕侠侣》,再无任何了解。想必那时还是有幻想的吧?青春期已过,对那些只有修辞没有意义的文学,也就再无什么兴致了。这一点,倒是很与孔和尚相左。博文中,孔教授读了少年作家研小色的新作《下一站,天后》感慨:“觉得90后的情感家园,俺已经不能完全体会了,那对于我来说,似乎有一半是崭新的风景。这是一个少年成长和青春奋斗的故事,里面饱含着作者红润的幻想和青涩的辛酸。也许懂得什么是幻想,我们这些6070后,才能懂得90后的心灵世界吧。”
由此,也可以看到孔和尚的自相矛盾。说他没幻想,却能读纯属意淫的金庸读的津津有味;说他有幻想,却又读不懂少年作家了。
对《孔和尚三战国贼》,因不知那laobai之意,加之资质原本愚钝,也就不敢说能读懂。倒是对孔先生满口的国贼、汉奸一说,不敢苟同。孔先生虽是孔家的孝子贤孙,却难免还是个中国人。汉人者---汉朝的子民也。魏晋南北朝以降,中国之人虽然不再食汉禄,亦皆可谓汉奸、国贼。孔和尚三战国贼,充其量也就是个窝里斗。想学什么诸葛骂王朗,时过境迁,是再也学不来的。
尽管对孔教授缺乏了解,今粗观先生之文学,想必也是一个可怜的人。他自诩啥平民风范,可从他飞机去、飞机来的对金家王朝的鸟瞰,就看到了平壤人民的幸福生活。虽然不敢确定其平民情怀,但吾友李吉诃德兄说孔教授害眼疾,应是可确诊的。真想了解北韩,只需乔装成一个中国农民,随便走进中朝边界我方的一个村落,与村民聊一聊,就可知端倪。边界线上的朝鲜人民军,对国人其实是很痛绝的。只有朝鲜女人,倒是很愿意舍弃了孔教授所谓的幸福生活,冒死越过那常宽不盈尺的界河,下嫁给我朝那些讨不到老婆的光棍汉们。
孔和尚一篇博文,拉拉杂杂的就提到了几十本书刊,虽然不像是在做广告,却也难免一个卖的嫌疑。一孔窥孔教授言行,又知其是个有婆姨的人儿。和尚的外号好像不怎么切,倒是书呆子更妙一些。孔·书呆子。念起来有东洋韵味、看起来有美国范儿、还不失祖先的名讳,多好?

按下孔教授不表,再来说说孔夫子失踪的事儿。“失踪”一词,最近好像很热门,这活人失踪一下也就罢了,没想到死人也会失踪。要说是具死尸失踪也就罢了,却偏偏是一具十几吨重的雕像。其实,严格来说,孔夫子从天安门北广场被移位,也不算啥失踪,只是有关方面在挪动他老人家之前,没有扰民、也没有惊动媒体,更没有新浪们给出一个啥重要意义。当初的要立孔夫子,自然是如馆长大人所说:“国家博物馆北广场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,国博作为积累与传承中国历史文化的最高殿堂,理应为这一重要区域增添光彩,增加与这一宏伟而庄严的建筑相应的文化含量。”
如今,不过百日又被大挪移,据说是被移进了庭院中的雕像园院内。所谓的地标如此短命,孔老儿地下有知,只怕又要曰累累若丧家之犬了吧?
连孔夫子都站立不是,以至于被议论成失踪。这天安门广场上的朝令夕改,是否让人觉得政府的行为有点凌乱呢?

可怜的大中国,为何总要让些死人搞得莫衷一是?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

成都旋风鸣学不是骗子是什么?

《中国网络民评官百人团》石三生 九州评论·之一千一百三十八 不得不说,百度真的很厉害,数日间,就将骗子何俊成所在的成都旋风鸣学洗了个干干净净。搜狐网就更是卖力,一连串的新闻发出来,让人眼花缭乱,想不迷失都很困难。 好在,尽管是在第二页,但也有网友向黑猫投诉,要求成都旋风鸣...